蝦紅素什麼時候吃最好?一篇搞懂吸收率與補充時機
只要你開始關注抗氧化、視力保養或皮膚老化等議題,必定會聽到葉黃素與蝦紅素保健成分。其中,蝦紅素是從海洋微藻、蝦蟹殼或某些鮭魚中萃取出來的脂溶性抗氧化劑,號稱自由基清除效率遠勝維生素C與E。然而,即使是高效的成分,若服用時間與方式錯誤,吸收效果也可能大打折扣。那麼,究竟 蝦紅素什麼時候吃 最好?如何攝取才能有效吸收?以下分享 2 個提升吸收率的補充重點給你參考。 蝦紅素與脂肪一起攝取,是吸收的關鍵 蝦紅素屬於脂溶性成分,表示它必須依賴脂肪來協助消化吸收。若空腹食用,或與清淡無油的食物一同攝取,其實可能浪費了原本應該被身體利用的有效成分。因此,建議在含油脂的餐後服用,特別是午餐或晚餐後,會是吸收率最理想的時機。 吃的時間重要,但穩定攝取更關鍵 雖然吃的時機會影響吸收,但比起追求「一天當中最佳黃金時刻」,更實際的建議是養成固定、穩定的服用習慣。蝦紅素的抗氧化作用屬於長期性質,不是吃一兩天就能看出明顯變化。常見的應用領域如眼睛疲勞、皮膚防曬、運動後肌肉修復等,往往需要連續攝取4至8週以上,才能在身體內部建立穩定濃度。